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吴晓山 摄)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中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吹风会。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很关注。所以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解读这个《报告》,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先请黄主任作介绍。
2017-03-05 13:00:39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吴晓山 摄)
黄守宏: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年对中国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发展前景如何,不仅中国的老百姓关心,国际社会也很关注。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了回顾,阐明了今年中国政府的施政方略,回应了各方关切。
2017-03-05 13:00:55
黄守宏: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报告》起草之初,总理就对《报告》的指导思想、框架结构、重点内容、表达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起草过程中,他多次与起草组共同修改,很多重要观点包括语言是总理自己加上去的。他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和讨论报告稿。张高丽副总理等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对《报告》起草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报告》主要有以下特点:
2017-03-05 13:01:10
黄守宏:
第一,《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发展新理念。
第二,《报告》充分反映了社会各方诉求、凝聚了各方共识、汇集了各方智慧。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必须充分听取和接受人民意见。他身体力行,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包括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科教文卫体界和基层群众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他还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政策措施就是总理在听取大家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的。
2017-03-05 13:02:23
黄守宏:
起草组多次到地方和基层调研,先后召开专家座谈会、市县委书记座谈会、媒体人士座谈会等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务院研究室作为《报告》起草牵头单位,会同国家外国专家局召开了外国专家意见座谈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1名知名专家参加,他们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政策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95%以上是手机上网,是社会中的活跃群体和中坚力量,网络理政已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方式,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今年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止到3月3日,共收到31.64万条留言,去年收到了18.34万条,中国政府网把经过筛选整理出来的1500多条优秀建言(去年是590多条)转给我们,有很多意见包含了多位网友的建议,其中有一些是国际网友的建言。除此之外,还有近200万网民通过其他新媒体、微博、论坛等渠道为《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2017-03-05 13:10:02
黄守宏:
这份《报告》集中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是要由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的,只有把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出来,《政府工作报告》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报告》起草之初,各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大量基础材料。《报告》形成之后,广泛征求了地方、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发出4000多份,起草组从中汇总整理出1270条修改意见。
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网友的建言,我们都逐条进行研究、反复斟酌,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可以说,大部分已经在《报告》中体现。最近几天,我们还会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继续进行修改。
2017-03-05 13:18:24
黄守宏:
第三,《报告》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去年的工作注重用实绩、数据说话。去年在这个地方,我借用网络流行语,讲前年中国发展是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这里我要讲的是,面对更为艰巨复杂的挑战,去年的中国发展是“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国务院3月1日公布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0多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绘成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满意答卷”。有测算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仅重回世界主要经济体首位,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报告》今年提出的政策举措更实、针对性也更强。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按照李克强总理要求,国务院及各部门一直在研究具体政策举措。春节后一上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李克强总理又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出一些管用的“实招”“硬招”。国务院各分管领导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研究制定了十多项新的重要政策措施。各位看一下《报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比如雾霾治理、降低企业负担、网络提速降费等,政府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
2017-03-05 13:20:32
黄守宏:
第四,《报告》始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专题研究冬季清洁取暖、垃圾分类、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百姓关心的6件民生大事。李克强总理一直强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了一个“大礼包”,从“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的政策取向,到“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的原则要求,再到促进就业、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2017-03-05 13:25:27
黄守宏:
上述情况表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起草过程,而是一个政府汇集众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统一思想、社会动员的过程。粗算下来,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有数百万人,直接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修改的有9000多人,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负责人4000多人,还包括两会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政府施政报告,像这么广泛深入地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制定政策举措,在世界各国恐怕是不多见的。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这样一个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的《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大批准后,一定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遵循和自觉行为,一定会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李克强总理关于转变文风、精简文字的要求,今年报告的篇幅是1.86万字,比去年少了1000字。篇幅少了,对文字精炼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尽可能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每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简明表述的背后都有具体的配套措施。李克强总理要求,人代会结束后,《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则要求和各项工作任务要立即分解到各有关部门,限期拿出具体的落实方案,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取信于民,决不能放“空炮”。相信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的各方面人士包括各位网友在内,会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不久的将来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更加直观地看到你的建议的回应。
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为艰巨繁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更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历史告诉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能战胜任何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吓倒,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相信,今年会依然如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给人民更多实惠、给世界更大的惊喜。
2017-03-05 13:28:52
黄守宏: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集中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因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是要由各地区、各部门来执行的。只有把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综合起来,《政府工作报告》才能更加有效贯彻落实。在报告起草之初,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关于今年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还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材料。报告形成之后,又广泛征求了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意见。我们的《报告》跟往年差不多,发出了4000多份,也就是说有4000多人直接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和修改。返回以后,起草组从中汇总整理出大概1200多条修改意见,包括网友的建言,都逐条进行研究,反复进行斟酌,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可以说大部分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意思都在《报告》中体现了。在人代会期间,我们还要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继续对《报告》进行修改。
2017-03-05 13:41:07
胡凯红:
谢谢黄主任详细又简练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先通报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今天来了不少外国记者朋友,我们安排了全场同传。
2017-03-05 14:11:37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今年特别留意到总理报告中第一次提到“港独”的部分,提到“港独”是没有出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安排?
2017-03-05 14:12:35
黄守宏:
关于“港独”的表述,应该说不是无的放矢的。这两年,特别是去年的一些情况表明,“港独”的言行是有的,我想这个事情不用多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香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强大后盾的支持。我想你会对这一点有深刻的体会,如果离开内地,香港的发展会是什么情况?香港民生的改善又会是什么情况?我想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港独”是违背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利益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这样的表述,应该说是对国家负责任,也是对香港同胞、对香港的前途负责任。谢谢。
2017-03-05 14:16:14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电视台记者:
黄主任,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在去年年初,无论是国内、国外,对中国经济形势都不太看好,但是从今天公布的数据我们看到,这个结果应该说是超出大家的预期,包括现在还是有一些声音都在唱衰中国经济,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国的经济状况、经济形势究竟怎么样?
2017-03-05 14:19:57
黄守宏:
这些年,中国总是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家都知道,有的国际舆论媒体一直在唱衰中国经济,不时预言“中国经济要硬着陆”,甚至要“崩溃”。有的甚至在封面上弄上一幅画,是雪山滑雪,运动员快速下滑,说中国经济就是这样。但最后事实证明,都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呢?中国经济发展,有它特有的韧性、潜力和优势,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抗击风险的内在平衡调节机制。同样的道理,大家都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包括去年开人代会的时候,跟今年情况完全不一样。去年年初很多方面对中国经济是不看好的,当时确实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前几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在下行。大家注意到,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加困难、更加复杂局面的准备。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经济从去年三季度以后就逐步向好,而且向好的势头一直延续到现在。借用中国一句古诗来讲,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方面的工作作了回顾,就因为这些强有力的工作,以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再加上各方面的努力,才有了今年这样的向好的局面。
向好的原因有很多,我就讲一个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加快集聚,并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几个“新”,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等,中国经济在新形态里面,增长之快、活力之强,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深切的感受。比如说信息和网购消费,是井喷式的增长,仅天猫“双十一”的消费就超过1200亿。
2017-03-05 14:34:31
黄守宏:
再比如,有人说看中国经济,旅游是风向标,也是晴雨表。大家知道,中国人是量入为出的,过去把旅游看作奢侈消费,现在变成必需品。中国老百姓如果没有钱,一家人日子都过不去,谁还有心情去旅游?不会去的。所以旅游一定是有钱还要有闲,还要有好心情,才会去的。所以观察中国经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视角。
二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形成了强大的新动能。我们很多的传统产业,这一年中由于市场的倒逼、去产能等,加快升级,形成了新的动力。所以观察中国经济去年的发展,包括今后的发展,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成长。今天总理也列举了几个数字,包括新注册企业,还有各类市场主体,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这些新的市场主体势必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力量。当然,这里面会有生生死死,但按照目前70%左右的活跃度算,仍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量。将来大浪淘沙,肯定还会涌现出一批巨人企业。总之,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既有新兴产业、新市场主体发展带来的,也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带来的,两个加在一起,不仅会推动去年好,也会推动今年发展得更好,将来也依然如此。谢谢。
2017-03-05 14:46:12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中国政府每年两会的时候公布军费具体的金额,能不能分享一下2017年军费的具体金额?
2017-03-05 15:04:21
黄守宏: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所以每年会根据国防建设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定国防费规模。我们的国防费用占GDP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今年是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幅度并不高。至于数据是多少,相关的情况你可以看一下财政预算报告,或向有关部门了解。谢谢。
2017-03-05 15:14:01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凤凰卫视记者:
黄主任,其实我们还在关注环保的议题,我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包括像对待雾霾要铁腕治理,而且提到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要守住环保底线这样很强烈的字眼,其实在以前的报告中应对雾霾或者环保也有不少很强烈的字眼,但是民众认为,雾霾治理效果还不令人满意。那么在民众的安全感方面,你认为今年的报告有什么样的措施让它落地,让民众幸福?谢谢。
2017-03-05 15:14:16
黄守宏:
雾霾治理是社会各方面都关心的事情。你也讲到了,我们对雾霾治理,这些年来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从数据来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下降,这是个基本事实。前段时间,北京市也发布了数据,蓝天的天数是在增加的,雾霾的天数是在减少的,生态环境在往好的方向转变,这也是个实际情况。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满意,具体的原因,前段时间环保部有关负责同志开了发布会作了介绍。
这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大幅增加了雾霾治理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很多措施,这实际上也是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来治理雾霾。刚才你讲了,过去政府也讲过类似的话,比如说我们要“向雾霾宣战”了,我们要怎样怎样了,但是我认为,现在的情况跟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不同了。
2017-03-05 15:17:21
黄守宏:
第一个,社会有共识。对加强环保、治理污染天气,过去不能说没有共识,但是共识没有现在强。当时有很多方面,包括一些地方的同志认为,加强环境治理跟经济增长之间在一定时间内是有矛盾的,要治理环境,就要增加投入,要关停一部分企业,这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很多时候是坏事变成好事,一到了危难关头,一到情况严重的时候,社会就会快速地形成共识,现在经过这几轮的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共识更加强烈了。不然,很多人的思想是不通的,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是不好做的。
第二个,政府有决心。没有决心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我们不仅有决心,治理还是有办法。经过探索,对雾霾的成因是越来越清楚了。大家也看到了,雾霾的产生主要是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还有气象条件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路径也很清楚了,所以好针对这些来进行治理。我们的措施也是强有力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要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对污染企业制定达标期限,到期未达标要坚决关停。
2017-03-05 15:21:13
黄守宏:
这些措施的力度在过去是没有过的。还有法律保障,《环保法》是一部有“牙齿”的法律,号称史上最严的法律,已经明确了关于违背法律入罪的要求。政府制定了问责制,总理已经表态,对三种情况下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问责。
如果社会有共识、政府有决心、治理有办法、法治有保障,所以我相信,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之后,我们在污染治理上会有更大的进展。
治理雾霾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还要有耐心,因为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寒,同样污染的彻底消除也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想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治理雾霾,环境和发展之间在一定时期不是完全一致的,要不然的话,世界各国气候谈判中为什么都要争排放容量呢?就是各个国家都同样如此,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同时打好攻坚战,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过去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日子好了有多个烦恼。同样的,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项要求,日子好了以后有多项要求。有人说了,治理污染最快的办法,就是把所有污染企业都关掉,把所有的锅炉都关掉,这可能是最简单的,但是也是不可行的。所以这里要找一个平衡,要找一个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双赢之路、多赢之路。
2017-03-05 15:30:4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黄主任你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关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内容有很多,而且分散于各个部分中。用您刚刚的话形容就是给了一个大大的“礼包”,我想请您综合起来或者拆开了讲,这个“礼包”里到底有什么?
2017-03-05 15:38:15
黄守宏:
“礼包”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基本上社会关注、老百姓关切的,这个“礼包”里都有。就业方面我就不多说了,老百姓就业是民生之本,只要老百姓有活干、有就业,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都是能接受的。为什么这些年来强调要稳增长呢?更重要的是为了稳就业、惠民生。就业稳,社会就安定,经济就会发展。今年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就业这块要加大力度支持。今年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对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要消除零就业、确保有人就业。
在住房方面,《报告》里面强调要分类调控,要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明确政府要保基本。今年还要再完成600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是什么概念呢?按一户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来算,就意味着是2000多万人将要改善居住条件。
在教育公平方面也有很多措施,比如说,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给住宿舍的提供生活补助,这将给农村的孩子带来非常大的支持。又比如,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农民工的孩子平等地在城市里接受教育。还比如,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学生招生规模,这已经连续搞了几年了,去年增长了20%多,今年还要继续增长。这背后的意义在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公平的、有更好上升通道的机会。
2017-03-05 15:48:57
黄守宏:
在医疗方面,比如说医保补助,每个人要增加三十块钱,从420元提到450元。用药的保障范围也扩大了,以前一些报销不了的药费可以报销了。还有大病保险保障的力度也在加大。今年《报告》还提出,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推动城市中的三甲医院、大医院和基层医院通过各种方式成为联合体,把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起来,方便老百姓就近看病、看好病。这个医联体的措施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几条措施加在一起,就是为了把方便人民群众看病的问题很好地解决。
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养老金还要接着提高。《报告》提出要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强调县级政府都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的协调机制,这意味着在社会兜底方面,我们兜得会更加扎实。
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今年要通过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削减一些证照,加快政府信息互联互通,把让群众跑路的事尽量减少,让群众烦心的事也尽量减少。《报告》因为限于篇幅,这里有很多措施还没有列进去,实际措施更多。比如现在有些地方办事要求“最多跑一次”,下一步将在全国推,力争让老百姓一次就能办好。
总而言之,有关民生的问题,大家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障等每个方面都有“礼包”,而且是“大礼包”,老百姓关心的事、民生保障方面的事,一个也没少,以后还会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出来。
2017-03-05 15:49:33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纽约时报记者: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来一个关切,就是中国债务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信贷上升速度已经超过了GDP增长速度,政府是否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信贷增长的速度?具体会控制哪一类的信贷?比如说控制对中小型企业信贷的发放,也许是最为容易的,但是中小企业往往又代表着最富有企业家活力精神的经济部门。谢谢。
2017-03-05 15:49:52
黄守宏:
关于中国的债务问题,各方面都一直比较关心,对这个事情应该全面、科学、准确地来看待。在四大部门里,中国政府部门的债务率可以说是不高的,前两年我们说40%,现在略有下降,按照今年大体上算,目前我们政府部门的负债率在37%左右,其中,中央政府只有16%左右,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是最低的。
从住户部门来讲,中国民众的负债率也不高,中国有量入为出的传统,一直有储蓄的习惯。
从金融部门来说,金融部门的整体负债水平在国际上应该说也是不高的,而且这两年金融机构的负债水平已经在稳定,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发生了向好的可喜变化。比如说去年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1.74%,比上个季度末降了0.02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就是说,它的不良贷款率风险是在降低的。
从非金融企业部门看,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偏高一些。但是,经过努力,去年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下降的,虽然下降得不多,是零点几个点,但也是在下降的。
2017-03-05 15:51:17
黄守宏:
当前中国的金融,有两大任务:一方面是要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实际举措,比如说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对这个事业部要采取一些激励的政策和办法,鼓励他们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增强金融支持,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另一方面,防范金融风险。《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有很多条件和手段,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是已经在平稳,关键是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说我们的拨备覆盖率很高,去年是176.4%,就是说如果银行发生一块钱的坏账,我有一块七毛六在那儿放着。再比如说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现在是17%、18%,国际上哪有那么高的呢?所以在防范风险方面,我们也是有手段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对中小企业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支持,当然要有一套风险防控机制,这个我们一直在健全。
从去年来看,我们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大的。比如说,去年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增长了13.8%,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反映“贷款难”、“贷款贵”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一年新增市场主体是1600多万,其中新增企业五、六百万,原来有些企业要贷,新的企业也要贷,资金的需求就非常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金融部门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仍然感觉到“贷款难”、“贷款贵”。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要求,也有很多措施。总之,对中国来讲,目前我们还是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着力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小微企业在就业创业方面独特的作用。
2017-03-05 16:02:41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刚才您回答那位日本记者关于国防费的问题,我们翻了好几遍都没有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部预算报告中找到关于国防预算的数据,有些媒体在说这方面不太透明。
2017-03-05 16:10:25
黄守宏:
昨天我们人大发言人傅莹女士已经介绍了,这个没有什么保密的,大体上增长是7%左右,占GDP的比重是1.3%,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去年军费开支占GDP比重国际平均水平是2.4%,有的国家,我就不说哪个国家了,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2017-03-05 16:18:32
中国化工报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国化工报社:
我想替农民朋友问一个问题。适度规模经营对现代化农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农业行业和农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刚才您也提到,今年要在13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大灾保险,好像也是首次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去提到这个问题。大灾保险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背后是什么样的考虑?另外,在执行层面,我们怎么把这个政策进行落实?比如说这个大灾保险到底是由种植户买单,还是由政府替他买单?另外大灾保险是指哪些大灾难?程度又怎么界定?
2017-03-05 16:18:49
黄守宏: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农业要发展必须走向现代化,走向现代化就要搞规模经营,这个逻辑也是没有问题的。我前面讲了,搞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着一个风险防范问题,当然这里面有市场风险,但主要是自然风险,因为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风调雨顺的时候、市场好的时候,赚钱很多,但是一旦遇到大灾,可能多年的投入就血本无归。这几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农业保费的规模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田作物都覆盖到了。在农业保险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业保险作为“绿箱”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我国面上的农业保险体系已经构建起来了,但力度还不够,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险,就是薄弱环节。所以这次《报告》决定,在13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2017-03-05 16:21:55
黄守宏:
大灾保险类型有很多,比如说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风灾、雹灾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界定,大的种类都是明确的。至于怎么执行?政府要在大灾保险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说大部分是由政府来买单的,或者说主要是由政府来买单的,如果让农民来买单,那就是商业行为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怎么确保它得到实施呢?《报告》中提了一个办法,既对大灾保险发展有支撑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我们救灾效率的一个办法,就是要从救灾资金中切出一块来,用于支持大灾保险。这是什么概念呢?国家每一年救灾的费用巨大,数量很多,中央政府这一块数量也很大,从中拿出一块来,通过保险这种机制,给农民上巨灾保险。大家知道,在支持农业保险过程中,根据各级政府分摊的原则,县级政府担一部分的配套任务,有些县财政比较紧张,配套又配不了,就导致这个县农业保险发展得不够好。所以这次农业大灾保险的建立考虑到了这个现实,基本思路就是从现有的救灾资金中拿出一块支持大灾保险。
反过来,这也是对整个救灾制度的改革促进。灾情发生以后,过去很多是政府部门去核,现在是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核,核得更准,一个一个去算,这是救灾方式的重要转变。所以说,这个事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对相关方面的改革也是个促进。谢谢。
2017-03-05 16:27:15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GDP的增长速度目标设立在6.5%左右。如何理解6.5%左右的下限?如果经济增长不好,处在6.5%之下,将采取什么政策维护这个增长?另外,报告里说今年会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和维护它的国际地位,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2017-03-05 16:32:45
黄守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是6.5%左右,后面还有一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针对今年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的因素,考虑到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今年GDP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一方面是为我们发展、为我们推动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按目前的弹性系数,大概GDP增长一个点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的就业,现在6.5%左右的GDP增长速度,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实现1100万以上的就业目标。
再有,这个预期目标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衔接的,根据测算,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速6.4%多一点,或者接近6.5%,就能够满足“两个翻一番”这个要求。至于说经济增速的底线,我们一直在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个下限说白了就是为了保就业,只要就业上不出问题,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一点、略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你问的,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会采取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的手段和措施、创新的工具,是充足的,今年依然如此。比如说今年财政的赤字率是3%,与去年持平。很多方面都曾建议中国政府应该提高赤字率,我们为什么没有动呢?一方面,3%的赤字率足以支持或者说跟整个经济增长的目标是相匹配的。另一方面,如果万一出现特殊情况,也有余地。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人历来做事都是留有余地的,都是走一步还要想两步,都留有后手,不会搞不可持续的事情或者搞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以备应对最不想看到甚至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对万一的事情是做好充分准备的,这一点决不是空话。中国经济有韧性、有潜力、有优势,有特定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更有防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手段和办法。中国经济发展决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硬着陆”,也决不会陷入长期的停滞,肯定会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至于人民币汇率的事情,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主管机构都有表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因为有很多方面的支撑。所以,总理在《报告》中讲,我们要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谢谢。
2017-03-05 16:35:47
黄守宏:
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你们这么多人积极举手,让我感觉到我今天参加这个活动十分有意义。
前面该表达的话也都说了,只是还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是继续唱响了中国发展前景的光明论。尽管今年国际环境方方面面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挑战和困难不小,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建议那些不看好中国经济的朋友,做一个功课,就是比较一下悲观论调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中国经济崩溃论、下坡论最后都没有实现?中国是具有复合性特征的经济体,完全按照西方传统经济学的范式,用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甚至用中国过去的情况来套用今天的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今天的中国,在动力机制上是多元的,在应对风险上是有四梁八柱,是多点支撑的。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块不行,那块行。观察中国经济的时候,如果只看到某一个产业、某一个地方就得出结论的话,很可能就与实际不符。我真诚地希望大家更多地报道真实的中国、一个变化中的中国、一个正在迅速前进的中国,同时也把国际社会一些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东西介绍给中国。
过去我们中国的老一代领导人、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讲一过句话,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大家对这句话一定是耳熟能详的。借用这位老人的话,我认为是当惊中国殊,中国过去已经创造了奇迹,创造了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将来的中国,一定还会以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汇聚成我们大目标的实现。中国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人民会得到更多的实惠,也会给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带来更多的惊喜。感谢大家。
2017-03-05 16:45:23
胡凯红:
谢谢黄主任,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
2017-03-05 16: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