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利率市场化既是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主体和资金供求决定价格的过程,同时也是央行逐步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往往发生在金融创新加速的时期,而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也是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动力。因此,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都伴随着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逐步转型。1970-1980年代主要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在此期间及之后的 1990年代货币政策框架也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货币政策选择数量还是价格作为政策工具和目标,取决于经济扰动的性质。当不确定性(随机冲击)主要来自商品市场,那么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较为合适;若不确定性主要来自货币市场,那么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较为合适。经典的 IS-LM模型表明,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数量型指标的指示意义会受到影响,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下降的情况下,继续以数量作为目标,就可能促使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产出稳定。这些都是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转型和优化的内生力量。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其核心是通过宣布和调节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使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变化,来稳定预期,并向其他品种和期限的利率传导,进而影响全社会投资、消费行为,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目的。从国际上看,美联储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其政策利率,欧央行的政策利率为公开市场主要再融资利率,一些新兴经济体也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其政策利率。同时,不少经济体央行还建立起了利率走廊机制,使利率在走廊范围内变化。当经济偏热或有通胀风险时,央行可以宣布调高政策利率,并在市场上收紧流动性,进而推动整体利率水平上升,抑制需求扩张,稳定经济和物价水平。反之则可做反向的操作。由于流动性“量”的收紧与“价”的上升是同步的,因此可以传导至各类金融产品,进而对经济主体行为产生影响。1980年代以后,主要经济体央行也开始强调政策的规则性和透明度,更加注重稳定预期在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其核心就是建立起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和公信力。在有效引导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显著改善政策传导,提高政策的有效性。而实施价格型调控的一个优势,也在于其透明度相对更高,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当然,货币政策以“价”作为主要调节手段和传导机制,就需要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敏感的微观主体和充分弹性的汇率机制。一般而言,基础货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存在联动关系,但对于经历了较长时期资本大量流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由于过剩流动性的存在,量与价之间的联动并不明显。随着国际收支日趋平衡,基础货币的量与价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就有可能越来越接近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可以切换的阶段。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一般都会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和效果强化的过程。在此同时,数量和宏观审慎政策手段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可使价和量相互协助,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使利率调控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配合起来,也是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