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南开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2014-10-24 12:26:47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马超 陆阳 吴军辉 郝静秋)昨日,为期4天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而其中备受舆论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在昨天公之于众。南开大学师生积极关注会议动态,组织座谈会、交流会,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并进行热烈讨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纪亚光教授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改革需要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如何有效激发社会活力,同时保持社会井然有序,成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有助于深化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切实保障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强化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求,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有助于保证党的领导权力的正确运用和领导活动的科学化,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从而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健教授说,依法治国和建立法治国家,就是要使法律成为社会最根本的规范形式。要落实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建立一系列具体的制度、体制和实施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会全公报就如何落实法治国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些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将大大提高国家的依法治理能力,使整个社会的运行完全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法学院教授宋华琳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举行以依法治国为核心主题的中央全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设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决定》勾绘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奏响了法治国家的最强音。《决定》强调通过加强宪法实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而通过法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全会提出,加强宪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应落实《宪法》第62条、第67条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同时,根据《宪法》第67条的规定,应落实宪法解释制度,明确宪法解释的权限、程序与机制,通过宪法的解释和适用,使得宪法成为治国理政的依据。让宪法成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宪章典则,进而保障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良法善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应坚持立法先行,立法应符合宪法的条文和精神,应反映人民的意志与关切,应适应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健全立法程序,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让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都能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做到法律规范具有可执行性、可操作性。让法治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提供助动引擎。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应做到行政法治体系的现代化,依法行政能力的现代化。因此要恪守依法行政原则和原理,做到权责法定、行为合法、程序公开公正、守法诚信。要加强行政组织法制建设,推进行政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厘清部门之间的权限划分。要加强行政程序法治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要程序机制。通过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实现行政权的自我拘束。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为政府依法行政施加外部的激励与约束。
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因此要保证裁判者独立裁断案件,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期待建立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克服司法的地方化与行政化。期待通过设立法官员额制,实现司法权力的合理调整和司法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逐步实现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开,以公开促进司法公正。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需一体建设。因此需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建构合作治理多元共治的网络,通过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积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公众参与、社会自治、行业自律等机制,从而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而让每个人都成为法治国家的守护者,使得法治的制度、理念和精神能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渗透到每个人的血管与细胞。
全国政协委员、化学学院教授袁直认真收听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感到十分激动和振奋。她说,四中全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明确了五个体系的总布局,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吹响了依法治国的号角。公报每个段落都围绕“法”,甚至每句话都提到“法”。公报突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依宪执政”,必将巩固和提高执政党的权威性和号召性,带领全国人民信心十足地实现“中国梦”。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相羽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学院组织党支部学习全会精神,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章程的优良习惯,以期争取让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萌芽,早日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的参天大树。
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郐斌说,四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将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高度总结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建设法治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做出全面部署,体现党中央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意志和伟大智慧。公报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于依宪治国、公正司法和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部署。重视程序与机制的保障,使法治精神与法治方法成为切实可行的施工图,明确权力来源与运行,理清权责分配与监督保障,让法治在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有力的调控机制。他说,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自己备受鼓舞,决心坚定拥护党的决定,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发光发热。
化学学院2012级博士生鲁振坦说,本次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这与我们党对国家的新认识密切相关,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改革的深入和腐败现象的频发也使得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的渴望一个“依法治国”的社会。本次全会绘制了“法制中国”的新蓝图,法治的完善能够使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从而为面临下行压力和转型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在反腐上也能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根除权力缺乏监督和制衡这一腐败根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宏观
· 新华社:去库存不能靠“打鸡血”一蹴而就
· 中央深改组会议: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蔡英文讲话没有明确承
· 今年一季度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额同比下降11.
·国务院任命张涛为央行副行长
聚焦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