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

2014博鳌论坛“五大热词”解析

时间:2014-04-09 16:25:1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刘羊旸、王晖余、魏骅)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8日在海南召开,来自海内外约3000位政、商、学、媒等领域的嘉宾齐聚博鳌小镇,共同探讨亚洲发展的新动力、区域一体化之路,以及亚洲金融与贸易的新格局,围绕这些话题,此次论坛呈现出“五大热词”。
    增长新动力:经济结构升级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亚洲经济体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本次年会主题确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多数经济体增长放缓,原有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
    日前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4年度报告》指出,经济减速已成为亚洲各经济体挥之不去的隐忧,寻找和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也成为亚洲各经济体共同努力的方向。
    “这次论坛把重点放在结构性改革上,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亚洲各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希雨说,希望通过凝聚亚洲各国共识,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本次论坛从宏观经济到产业结构,从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到社会分配的公平问题,从资源环境到高科技产业的提升,一个共同的主题是解决结构性矛盾。
    与会嘉宾指出,亚洲国家正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的双重挑战,许多经济问题单靠财政和货币政策并不能够解决,必须依靠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亚洲新“丝”路:多元开放融合
    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专门设置了“丝绸之路的复兴”分论坛,同时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探讨。
    “两条‘丝绸之路’倡导的是经贸、金融、文化、互联互通等全方位的合作,更具有多元性。”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说。
    中国主张,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与会嘉宾认为,“新‘丝’路经济带”将加强欧亚大陆的联系,一个成熟的经济地区和一个正在兴起的经济地区的融合,将对世界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惠及中国和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
    席勒学会创始人海尔嘉·泽普说,一味重视虚拟财富的增值让世界经济遭到重创,在这样的危机面前,像新“丝”路这类重视实体经济的合作更为值得信任。
    贸易新格局:区域互利合作
    美欧等国家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战略,试图重建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如何应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成为博鳌嘉宾的关注焦点。
    “美国主导的TPP重点在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追求全覆盖、高标准。由亚洲国家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更提倡开放性,更具有包容性,因此在亚洲更具代表性。”周文重说。
    李向阳认为,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需要提高竞争力和国内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RCEP谈判进程,一个包括中日韩、东盟10国、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区域合作协定,将开辟新的贸易空间,消除贸易壁垒,为亚洲区域的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金融再改革:放宽搞活规范
    翻阅此次论坛的日程安排,议题中有33处出现了“改革”字眼。“作为本轮改革中的最大变量,金融体系改革成为这次论坛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国家,亟待通过不断改革实现金融服务便利化。”杨希雨说。
    “亚洲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在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过程中都遇到了金融体系滞后的瓶颈。”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姚望说。
    日前中国方面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等。
    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政策具有“放宽、搞活、规范”的改革取向。与会嘉宾认为,“放宽”符合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格局,能够进一步保证国内外双向投资的稳定增长;“搞活”将帮助国内股权、期货、基金市场更加活跃,同时起到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带动经济结构调整;而“规范”可促进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
    创造新价值:改革信用评级
    在众多分论坛中,“全球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的题目引起许多与会嘉宾和媒体的关注。
    “全球信用危机之后,国际社会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革国际评级体系,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改革收费模式、加强监管、要求评级机构承担法律责任和加强竞争等。”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说,但上述方法还不足以解决现行国际评级体系的问题。
    关建中指出,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存在一定缺陷:主导国际评级体系的评级机构具有鲜明的主权特征;评级标准缺乏全球一致性,评级信息难以全球流动;它是单一评级体系,其评级技术和标准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缺陷等。
    如何探索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多元化与平衡性,如何让评级结果更趋近于真实水平,如何体现新兴发展中国家利益,评级机构自身如何得到有效监管?这些话题成为论坛讨论的热点。
    2013年6月,由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与俄罗斯评级公司共同发起的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在香港正式成立。“让非主权评级机构与主权国际评级机构并存发展并进行评级风险制衡,是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一种选择。”关建中说。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资本市场变化非常快,但是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没有跟上这个速度,比较滞后。”杨希雨认为,这就需要中国等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应该优先设立自己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各国在这个领域都是平等的。在设计时应具有战略眼光和详实的专业知识,以弥补现有体系中的一些缺陷。
 
欢迎关注全球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qrcode_for_gh_4406b8fb1ed7_258 0.5m.jpg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宏观
· 新华社:去库存不能靠“打鸡血”一蹴而就
· 中央深改组会议: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蔡英文讲话没有明确承
· 今年一季度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额同比下降11.
·国务院任命张涛为央行副行长
聚焦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