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报记者 武诗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传统金融的本质也是金融,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度结合,优势互补,会给社会提供越来越宽的金融服务。
中国金融业经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对传统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4年,互联网金融已经从风口浪尖立足,并逐步进入金融机构和监管层的视野,获得了更多行业关注和跨界合作的机会。2015年1月4日,李克强见证了微众银行的第一笔放贷业务,他说:“这是微众银行的一小步,却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李克强强调,互联网金融要适度发展,不仅要倒逼传统金融改革,也要与传统金融“融为一体”,开展同业合作,共同实现“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春天已经来到。在企业家眼里,互联网金融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如何发展?互联网金融又是否会颠覆传统金融?
毛振华:征信和评级难被互联网取代
中诚信主要有两个业务——信用评级和征信。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评级公司作为市场的定价者,显得非常重要。利用工具、量化模型和分析方法进行信用评级──100多年来,信用评级的原理并未改变,但是互联网对行业的冲击,不仅仅是一个传递方式、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一个平台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影响商业模式。现在大数据时代,信用评级变得廉价甚至于免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像中诚信这样传统的评级机构,无疑是一个挑战。
另外是征信,中诚信是传统征信向互联网转型的代表公司。互联网对征信行业不仅是挑战,也是机会。个人征信在中国有很大的缺口,填补这个缺口就是机会。但是,怎么来填补?央行的征信中心没有覆盖到个人征信区域,新出来一批征信公司是否能够覆盖?如果没有央行征信中心,新的征信公司的工作又是否能够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依托互联网的独立第三方公司业务的发展,未来会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征信造成什么样的冲击,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央行的数据库不对其他有信用交易的公司开放,是一个很大的体制缺憾。没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央行也不会考虑向民间第三方公司发放牌照,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是历史机遇。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但互联网征信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最主要的就是法律法规的问题,需要有更为完善的监管体系。
金融主要的功能就是资源配置,把社会的资金结合起来,决定怎么用。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体系里边很多东西没有起到资源配置作用,不让搞资金池,不让担保,一担保就说是非法集资。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做的其实是传统金融机构不做、也无法做的事,例如互联网金融所做的小额信贷和高利贷。所谓高息贷款的人都是信用比较差的人,传统的金融机构要去服务信用差的人,这是很难做的,征信服务并不能集中解决这个问题。
马蔚华:传统银行要与互联网拥抱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有三个差异:首先,传统银行依靠信息不对称,充当中介的功能,然后从中收取利息;第二,传统银行比较封闭,在自己的内部做产品,而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流量,流量变现实现价值;第三,互联网比较普惠,过去传统银行信奉长尾的理论,对于碎片的、零星的、小众的用户不重视。
所以,对于传统银行来说,要想拥抱互联网思维,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崇尚客户体验至上。银行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招行 “因您而变”,但是,比起互联网还有差异。互联网是通过给客户一个超出预想的增值服务,让客户能够成为粉丝,然后客户大量地、免费地做广告。而且,互联网企业也特别注意客户的感受。
第二,如何能够像互联网那样开放包容。互联网是众筹众创的,在一个平台上和客户一起开发产品。银行不能封闭在自己的平台,而是要听取客户的意见。
第三,如何像互联网那样普惠民众。传统银行应该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微,关注普惠,关注那些碎片的零星的客户,这个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有巨大的价值。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传统金融的本质也是金融,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度结合,优势互补,会给社会提供越来越宽的金融服务。
姚乃胜:互联网金融只是一个开始
2015年,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是打地基的一年。而互联网中所谓的地基,是技术、数据,也是社交、圈子。
互联网对中国金融和实业都有促进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将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在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一,通过数据实现信用管理。比如京东所推出的“白条”,就是一个消费金融类产品,通过对京东用户在京东上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每个用户将获得相应的信用额度,使用户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
第二,通过互联网使金融变得简单、有趣。京东众筹给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创新创业,而且使众筹变得好玩。“双十一”时,京东的“十一元凑份子得房子”活动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第三,通过互联网对金融渠道拓展,比如最经典的P2P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
金融讲究风险管理,但是,风控中最重要的仍然是数据,如何通过数据做好风控?风控的步骤一般是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在全行业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信用评估,建立黑名单互换机制,能有效控制坏账率。
互联网和金融一定是融合和创新,而且金融比电商在某种意义上更适合与互联网一起融合,因为金融没有线下物流。金融有其自身非常复杂的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但是互联网带来是互联互通,由原来线性变成网状,提高了互联网和各种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或者服务流的效率的提高。互联网与金融原本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一个是垂直,一个是横向,如果两者组合在一起一定能带来一些巨大的价值。
龚方雄:互联网不会颠覆传统金融
互联网很难颠覆传统金融。因为互联网诞生的目的是让人类有新的交流方式,并由新的交流方式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同样作为交流方式的传统电信行业,以及同样作为生活方式的传统零售行业,容易被互联网所颠覆。但是,金融业有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例如风控、产品能力和投资能力。在产品方面,互联网可以提供一些附加的服务,但是,在投资能力方面,互联网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另外,金融业是监管很强的行业,而互联网是非常开放的平台,这就要求对它监管越少越好。两者在属性上天然的矛盾,就使得互联网难以颠覆传统的金融业。例如众筹,即所谓的积少成多,每个人出一块钱,十亿人就是十亿。但是这些钱并非金融的全部,这些钱要用来建团队、建系统、建平台,但是如果这些全都要自己建的话,就会提高成本,互联网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金融确实可以利用互联网本身的属性改善其服务,提升效率和质量。互联网要成功一定要跟传统金融结合,传统金融在产品能力、服务能力、风控能力方面非常强,这是互联网难以超越的。互联网在美国是最发达的,但是美国的传统金融业基本上没有受到互联网任何冲击,相反互联网能做的传统金融业都能做。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两者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相互合作的关系。例如苹果6出来的支付功能,实际上是依附在传统金融框架上的新型的增值服务,它并没有摆脱传统金融框架和渠道,只是把现有的信用卡变成网上的APP,背后的架构和渠道都是现成的。
董骏:P2P发展趋势不可逆
Lending Club(借贷俱乐部)作为一家全球最大的P2P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消息,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消息是,国内同样模式的企业,例如积木盒子,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参照物,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而坏消息则是美国的征信环境与中国还是有很大区别。
金融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让传统用户体验得到很大的提升,P2P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和窗口,缩小了在银行排队所花的时间。很多80后、90后选择P2P理财,在地铁里低着头就能进行。通过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流程、方法,优化金融资产和信息交易,从而降低传统金融部门的交易成本,服务小微和长尾客户。
互联网缺少风险定价因素,而金融在这一点上正好是长板,反之,传统金融所缺少的用户至上的特点,恰好也是互联网的特长所在。两者深度结合,寻找平衡点,例如传统金融业通过提升用户为导向的服务,即可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两者都需对彼此基因和特点相互了解,金融不能单单把互联网当成工具。
从百度和谷歌数据来看,当今搜索量最大的是与金融相关的词。很多人已经不再从金融机构找服务,而是寻求互联网,而银行线下的机构,甚至于银行的网站都不再热门。从产品上来看,许多传统的业务,例如抵押、资产等,现在更多基于数据和信用。而数据作为基础服务最容易通过互联网传播,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改变其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欢迎关注全球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