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本行股东应享权益(净资产)分别为18.15万亿元、16.66万亿元、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7.93%、7.79%和8.18%。
2016年中行净息差为1.83%,2015年为2.12%,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至36.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7%,资本充足率14.28%,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27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逆势提升,较上年末提高9.52个百分点,达到162.82%。贷款拨备率2.87,较2015年2.62增加25基点。
中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介绍,2016年中行不良资产化解1289亿。不能保证2017年资产质量乐观,综合了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2016年关注和逾期贷款都在上升,特别是东北的矿业资产。
主题:中国银行2016年度业绩发布
时间:2017年3月31日下午
地点:中国银行
梅非奇: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国银行2016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时举行业绩发布会,感谢各位记者对中国银行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将重点介绍中国银行2016年主要的经营业绩,随后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中国银行管理层成员,将围绕业绩情况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出席发布会的中国银行管理层成员有行长陈四清先生,副行长高迎欣先生,副行长张青松先生,首席风险官潘岳汉先生,今天的发布会首先请陈行长对我行的战略执行情况、2016年业绩和2017年展望发表演讲。
陈四清: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今天的业绩发布会,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今天,我和迎欣副行长、青松副行长、潘岳汉首席风险官,一起向大家报告中国银行2016年度业绩。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享,首先看一看我们的战略执行情况,然后就具体的金融业绩做一些初步的展示。
首先简要回顾一下我行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战略再好,也要用行动力量去诠释,这一张PPT主要是列出了我们发展战略执行的一些情况。近年来我行一直坚持“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大战略,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业绩。
经过全行上下的持续努力,中国银行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张PPT的数据不是年底的数据,是以2016年6月30日中期做基础的。我行在资产、负债、利润增速、ROA、ROE、资产质量等关键指标方面,均优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平均水平,国际竞争力持续得到提升。
这几年,我们在全球大行上的排名持续上升,品牌的价值得到显著的提升。在三大国际评级公司的各项评级都趋于内地银行的最高水平。同时我们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把握一些机会,我们先后接待了多国政要到访我行,既彰显了国际化大行的地位和影响,也有力地支持了我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拓展全球业务机会。
在重点战略推行方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可圈可点的。第一个我们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我行深入推进各项战略业务,坚持国际化发展不动摇。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做了很多的工作。海外的机构布局,我们沿着“一带一路”64个国家,现在有20个国家有我们的机构,同时我们积极跟进“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420个,意向性支持金额接近950亿美元。同时我们提高中国银行的软实力,光有资金的硬实力还不行,还得有软实力,我们在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中,利用我们全球网点和代理行的优势,利用我行人力资源和培训的优势,举办了柬埔寨、菲律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这些研修班的学员都是境外国家的部级干部和大企业的领导。
同时我们在优化海外布局方面,以中银香港为平台,把东盟九个机构分批次融入到中银香港去,已经完成了马来西亚中行和泰国子行的股权交割,签署了雅加达分行和金边分行的买卖协议,同时我们成功完成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股权。海外机构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在中国所有的银行体系里面,我们在海外的覆盖的国家是最多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巩固多元化的政策优势。
中银航空租赁成功上市,开创了中资银行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先河。中银国际和中银投加强了与集团的联动,中银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一万亿元,我们的保险板块也正在全球转型发展。中国银行有6个保险公司,这六个保险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正在全球转型和整合新的路子,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美国人民币清算行的资格,中国银行获得了。在全球20多家清算行当中,我们占有半壁江山,跨境人民币清算量312万亿元,跨境结算量超过4万亿元,是全球保持最多的银行,在同业里面。整个2016年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是9万多亿,不到10万亿,我们占了将近45%左右。
另外,我们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三个方面的故事我想展开讲一讲,首先就是中小企业,2016年我们在全球发展进程当中感觉到,世界上面临着一些挑战,怎么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怎么样让外国的企业走进来,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怎么解决,我们成功举办了10场中外企业的跨境撮合会,截止到前天在湖南省举办的为止,总共30场,去年是10场。我们跟国家的工信部共同推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
中银富登、信贷工厂和跨境撮合构成了普惠金融的一个完整的复合体系。中银富登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在全国设立了82家村镇银行,和77家支行,而且提升了对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对县域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我们在降低杠杆方面,我们根据投贷联动的要求,成为首批投贷联动的试点银行,通过投资贷款的结合,来开展跨境平台业务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投贷联动的服务模式。
董事会批准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依照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债转股,积极帮助实体经济发展,来降低杠杆。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精准扶贫方面,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累计帮助贫困人口超过2.7万人。综合运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方式,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之路,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发挥市场的价值,市场的需求,来拓展市场的业务,我们成立扶贫工作组,累计向扶贫地区投入帮扶资金7200多万元。
以上是在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银行战略实施方面,我们做的工作。下面我把2016年的经营业绩,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汇报。
2016年,我行按照“创新、转型、化解、管控”重点工作,来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第六页PPT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总体来看,盈利实现了稳步的增长,净息差降还是在降,但是降的速度在放缓,出现了一个企稳态势,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资产质量也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行全年实现税后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2.58%。受境内外低息环境及营改增税价分离因素影响,我行净息差同比收窄29个基点,现在是1.83%。对此,我行积极应对挑战和外部环境变化,盘活资产负债存量,高效配置增量,下半年净息差走势逐渐趋稳。
同时,我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也得到提高,领先主要同行,全年实现非利息收入1796亿元,同比增长23.6%,占比达到37%,资产质量好于行业平均水平,2016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46%。大家看到这条灰色的线是总的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下面的红线是中国银行的水平,大概相差0.3左右。
与此同时,我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得到改善,四个图把结构的改善做了大致的描述,首先是资产负债的规模继续扩大,其次是客户的存款快速上升。第三,客户的贷款也平稳增长。第四,资本的基础也扎实的推进。我行资产负债结构从规模来看,资产升了7.9%,负债升了7.8%。我行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抓核心业务,抓存款,集团客户存款增长10.3%,存款规模接近13万亿元。集团客户贷款全年增长8375亿元,余额接近10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和民生金融,个人贷款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达到34.1%。资本基础进一步夯实,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7%,资本充足率14.28%,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27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
2016年全行上下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的风险管理,特别是信用风险的管理,我们注重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机制、制度、文化、流程的全面改善,同时使我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管控持续加强。2016年末不良贷款率1.46%,较上年末略升3个基点,比年中下降1个基点。拨备覆盖率逆市上升9.52个百分点,达到163%,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行坚持重点领域里面的风险管控,坚持集中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加快创新化解模式,不良资产清收成效显著。全年境内机构共化解不良资产1289亿元,在同业里面,现金清收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比2015年多化解245亿元。其中现金清收319亿元,占比26%。我们在过剩产业,煤炭开采、钢铁、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风险工作,这一方面的占比进一步下降。我们现在风险管控,拨备也充足。
三大业务线呈现了很大的亮点,首先从公司的经营来看,这个业务亮点也是很多的,公司的贷款平稳适度增长,我行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加快信贷结构的调整,公司业务做到了贷款平稳增长,存款快速增长,成本下降。我们注意加强对信贷结构的改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高新高端装备制造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的力度,新增贷款和盘活存量都在这一方面体现。我行也同时积极在区域化政策方面来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方面的项目达到了240个,投放资金接近950亿元。跨境项目我们去年做了58个,基本上大的跨境项目都是牵头银行贷款来做的,或者在境外或者是境内组织银行,有的项目是中国银行单独做的。我们融资金额达到了148亿美元,位居亚太银行同业的首位。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大力改善公司的存款结构和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公司存款日均余额增长4258亿元,活期存款占比53.4%,提升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们注意控制负债的成本,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了38个基点。公司业务的转型在加快推进,全球现金管理的平台、行政事业客户拓展及养老金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国际贸易结算仍然稳居市场第一位,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
在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个人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力持续得到提升。首先个人贷款的占比大幅度的提高,2015年35.3%,2016年提高到39.9%,接近40%。个人的存款增长也较快,个人金融的税前利润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3.4%,个人金融的非利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39.7%。与此同时,个人有效客户数增长8%,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增长10%,私行客户金融资产的规模增长23%,借记卡消费额增长25%,信用卡分期消费额增长33%。我们个人金融业务竞争力显著提升。个人存款在增长较快的同时,成本的下降也比较快,由过去的2.34下降到现在的1.99%。
业务第三条线是金融市场业务保持了同业的领先,债券投资平稳增长,市场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理财业务稳健发展。我行金融市场是整个中国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我行继续增持人民币政府类的债券,稳妥参与地方债券的投资,来优化外币债券投资结构,年末集团债券投资总额接近4万亿元,增长18.8%。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来推进理财业务的发展,全年共发行理财产品5879支,年末表内外理财产品余额1.5万亿元,其中保本占22%,非保本理财占78%。我行的交易及投行业务优势持续扩大,结售汇市场份额和人民币货币掉期做市份额稳居同业首位,熊猫债券成效保持绝对优势,离岸人民币债券成效、中资机构投资实现了市场领先地位。另外还有海外业务优势得到巩固,海外经营贡献度持续提升。海外的存贷款规模也得到进一步的增长。2016年,我国海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占集团税前利润的36.3%,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海外存贷款规模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末增长6.5%和4.3%。
我行大力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累计新投放授信接近600亿美元,积极为走出去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并购、投资提供信贷支持。我行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化的资金来源,创新债券发行品种,打通境内外的资金通道。创新发行迄今国际市场发行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信用类绿色债券,这个规模达到了30亿美元,并且领先中资银行发行首笔5亿美元资金担保类债券。
我行智能化服务水平也得到提高和改善,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也全面得到提升。我行加快推进电子渠道智能化水平,现在内地智能化的网点占到了50%,全年完成智能化的网点改造2683家,手机交易增长率达到了23%,电子渠道业务的替代率达到了91%,网络金融客户数量有稳步提升,企业网银4%的增长,个人网银9%的增长,手机银行是18%的增长,电话银行是6%的增长。
我们也实现了强化科技对业务的市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建设,信息科技项目实现实施规模比上年增长35%,加大科技投入,同时对区块链、私有云等技术进行跟踪研究,为新技术应用积累经验。
我们在科技方面提供全球一张蓝图,在以前蓝图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来扩充我们的力量。
以上讲的是2016年的一些工作,那么2017年工作怎么办?应该来讲2016年的经济形势了,我们认为2017年国际国内的形势仍然是错综复杂,我们继续讲不忘初心,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概括起来2017年就是一个字“稳”,稳中求进,以稳为核心,以稳去促进。具体的工作可以用五六六三来概括,五就是五个不动摇,第一个就是坚持国际化发展不动摇,不管全球化有多大的阻力,中国银行始终把国际化的发展作为融入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契机和方式,来推进国际化的发展。继续增加全球网点覆盖的国家和地区,继续扩大我们对于全球业务的辐射能力和产品的品牌建设。另外一方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坚持为老百姓服务不动摇。同时坚持继续服务好中小企业,加速我们的普惠金融的体系建设,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国际化、专业化这样的一个团队建设,使我们的团队建设既适应我们国际化发展步伐的要求,也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具体业务方面,我们坚持六稳六进,资产总量稳一点,因为我们已经有18万亿了,这18万亿的规模是一个很大的规模。增长1%的数字那都是不得了的,所以我们注意不是简单的扩充规模,在规模总量的控制方面,我们有意放慢步伐,但是我们在资产的结构调整方面要进一步加快,进一步增加盈利能力强,同时进一步扩大我们海外资产的占比。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相比,我们资产业务稳一点,负债业务要进一点,为什么呢?全球的流动性面临紧张,整个全球的金融市场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们要保持流动性充裕,进一步扩大我们的负债规模,使得整个资产负债的配比更加合理,境内业务我们在支持三去降一补,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强调稳。境内业务我们更强调进一点,利息下行的大环境下,不可能扩得很高的利息收入,但是非利息收入我们更要紧一点。
服务的基础要稳,服务的质量要进一步改善,改善资产质量的措施要进一点。同时我们坚持打通境内境外,打通表内表外,打通线上和线下,在符合监管要求,法律的前提下,符合全球化整体规制的前提下,使得中国银行无论有多少机构,无论辐射到哪里,它总是一家银行,表内表外是通的,境内境外是通的,线上线下是通的。
我这里再强调一点,在整个2017年的工作当中,我们始终会把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其实风险是比较大。我们要在这种风险较大的环境下去经营,我们必须把控好各种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然后是货币风险,包括反洗钱的风险,同时我们要确保资金的流动,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银行,流动性充足非常重要,要把风险管理体系打通,把合规建设打通,使得我们这家银行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梅非奇:刚才陈行长的介绍,已经把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做了一个阐述。下面进入媒体回答问题,请提问的媒体举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每一位媒体朋友问一个问题。
提问1:我是新华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一直领先于市场,2016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国际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的问题是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趋稳,还有资金外流的放缓,还有全球贸易的回暖,管理层是否看到跨境金融业务需求的增加?另外长期来看,中国银行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
陈四清:人民币国际化这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接近7年了,7年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民币汇率还在上升,这个时候人民币国际化从跨境贸易开始,从支付开始,慢慢增长,速度是加快的。后来又转到跨境业务贸易,跨境的支付,跨境的投资。
最近有一点声音,认为人民币的步伐放缓,标志是什么?标志是现在的外汇管理比原来要严一些,人民币国际化是跟四个因素连在一起的。第一个,我们的资本项目的开放;第二,外汇储备的基本稳定;第三,汇率的基本稳定;第四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本身。这四个因素,我们要综合平衡这几个因素来推动,应该来讲当前这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出现了阶段性的特点和结构性的变化,但是2016年国际化的进程仍然是可圈可点的,我这里简要给大家做一个回顾。
2016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外汇市场进一步对境外投资开放,深港通启动,人民币清算体系基本覆盖全球,现在指定的是23个国家,还有的是自告奋勇要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也进一步完善,2016年全国的跨境人民币收付的金额接近10万亿元,继续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跨境支付的货币,人民币对外投资增长了44.2%,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占比从三年前的2.2%,上升到4.0%。总体来看,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地位依然稳固,维持了世界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第七大国际储备货币,和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这样的地位。特别是我们去年有两件事是可圈可点的,第一个就是四月份启动人民币加入SDR的篮子进程,说明人民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第二个可圈可点的,就是确认了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成为美国人民币的清算行,那么在人民币现在的汇率出现了一种双向波动,前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是往下走的,这段时间又在往上走,这种波动的态势已经形成,它不会改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可以这样讲,如果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不可逆转的,如果说中国对外开放是不可逆转的,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对银行来讲,每一种货币的国际化,都重塑了本国银行的国际地位,给银行带来的机会是难以估量的。
四年之前我们就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银行那一年的重大机遇,中国银行始终紧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我们占了全球清算行的半壁江山,特别是离岸人民币的存款我们占了绝对的优势。2016年我们集团跨境人民币的清算量达到了312万亿,结算量也超过了4万亿元,继续保持了全球同业第一。
除了这些传统业务,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也开辟了新的领域,熊猫债,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的资本市场,跨境现金的管理,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等,而且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体现在也变了,过去主要是工商企业,现在已经向境外的主权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境外的多边开发机构,这种多主体进行延伸。在这些领域当中,我们都取得了很显著的亮点,我们在境内银行间市场的熊猫债,离岸人民币的债券承销等领域,我行高居榜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银行既抓住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又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各个阶段性的特点和各个结构性的变化,来推出我们的产品,来拓展我们的客户,使中国银行跟人民币国际化一同前进。
提问2:我是来自央视财经频道的记者,中行在2016年非利息收入呈现了一个较快的增长,但是在这里面我发现手续费的收入是有所下降的,这个原因是什么?另外在2017年,中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前景如何?手续费的增长能否实现正增长?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哪些方面?
张青松:长期以来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持续领先于可比同业,是中国银行的一个独特的特点。2016年也不例外。在2016年我们把握住了市场机会,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一些大金额的投资和交易收入,非利息收入达到了1793亿元,同比增长23%。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了37%,提高了6个百分点,无论是增速还是份额,在可比大银行里面我们是最领先的。
你也提到了在2016年,我们手续费收入大幅度地下降,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我们行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减免收费等方面做出了一些主动的举措,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我们关注到手续费净收入增长是可比同业的一个情况,下半年我们积极捕捉市场的机会,加大产品的创新,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并且产生了一些成效。
那么考虑到营改增不可逆的因素,还原之后,去年下半年境内行手续费收入实现了同比1.1个百分点正增长。第四季度我们同比正增长达到了3.8%,所以手续费收入的增长态势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出现,我们希望这种趋势在2017年得以延续。
刚才陈行长提到了我们工作的基本方法,那就是又稳又进,包括利息收入要稳,非利息收入要进。落实这个战略我们将以产品创新为抓手,全面深化业务转型,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之下,加大收费性业务的拓展。具体有三个方面:
第一,把握“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这个大的战略机遇,发挥中国银行国际化的传统优势,在银团贷款,并购融资,结构化融资,贸易金融等方面,我们的传统优势持续的发力和增长。
第二,我们抓住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这么一个有利时机,也抓住居民消费和财富管理快速增长的市场机会,加大我们的服务能力和获客能力,在消费金融服务方面,在信用卡服务方面进一步挖掘业务的潜力。
第三,继续发挥中国银行独特的多元化平台优势,把握大资管,大投行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然后在债券承销、托管、投行资管等业务方面实现快速的增长,希望我们的战略举措和具体努力的方向,能够使2017年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收入增长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
提问3:去年以来,资金出现了脱实向虚这么一种倾向,比如说,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去,反而在金融机构之间循环,就流到了房地产投资领域,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要把金融资源更多运用到实体经济,请中国银行管理层解答一下,今年中国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促进资金脱虚向实和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比如说信贷投向,规模增长等方面是不是有预计的目标,如何实现?
高迎欣:谢谢你这个问题,实体经济的确是我们银行发展的根基,中国银行这几年我们始终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刚才在业绩报告中,你也看到我们行到去年年底,我们的贷款余额接近了10万亿,去年新增达到了6800亿,这里面是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面对换挡,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很大,实体经济总体的需求还是很弱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中国银行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认真去梳理各项金融的需求,我们努力去确保宝贵的信贷资源,去投向国民经济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的环节。像我们行非常突出的几点,一个就是在“一带一路”去年投放达到了307亿元。在京津冀重点地区我们投放新增了有800多亿,增幅达到了11%。在新兴战略行业,我们行的信贷增速也达到了12%,刚才陈行长也讲到了在支农,支持中小企业这一方面,我们中国银行去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怎么样去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方面我们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另外中国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机构达到了100家,这是我们在支持农村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求要严控污染和产能过剩的行业,我们严格控制信贷支出,信贷占款在这些行业也是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另外您刚才提到了如何降低成本这一方面,刚才青松行长也谈到了,支持实体经济这一块,降低收费,降低利率,这一方面也是做了我们的努力。
除此之外,中行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中行国际化和海外机构的特点,去年海外机构新增的贷款120亿美金,这一部分因为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利率相对比较低,平均利率是在2.5%左右,所以比国内平均市场利率大概要低两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还有一些资金引入到境内,来支持境内这些大型的实体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帮助各类企业利用各种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工具,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便利、优质的融资支持。下一步中国银行会不断加强产品服务能力,来提升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梅非奇:北京会场暂时休息一下,把提问环节交给香港分会场,下面请我的同事康健主持香港分会场的提问。
康健: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
提问:我是香港经济日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去年的净息差是下降了29个点,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今年内地利率市场,美元加息的背景之下,净息差有可能会回升吗?然后问一个小问题,去年的税后利润是增长,股东应享税后利润是降低了,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青松:谢谢香港朋友的提问,净息差这个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即便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到了37%,我们的净息差的收入还是占大头的,所以大家关注的问题是非常有道理的,非常重要的。
简单给一个回答,中国银行净息差的下降,是全行业的一个普遍情况,另外一点我们下降的幅度在可比大型同业里面是最小的。谈到行业下降的原因,第一个还是从15年开始,人民银行对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有一个持续性的下调,由于存款定价的期限和贷款定价的期限不一致,所以导致了净息差的下降,这是所有银行普遍的现象。
第二个就是营改增税价分离这个改革,导致了不可比,如果还原这个因素,我们就不是1.83,而是1.92,这是行业的一个普遍的特点。
第三个,去年美元升息的背景之下,国内是没有很高的收益率的资产运用的机会,美元业务的息差是拉了整个息差的后腿。这是行业普遍的情况,中国银行来讲在可比同业里面,我们下降的是最小的。
展望2017年,我们看到了息差改善的积极因素,也看到了制约息差改善的一些不利因素,积极因素和不利的因素都存在。从积极的因素来看,美元加息显然是对息差改善的一个积极因素。另外来讲,国内市场化的利率也在上升,这对我们都有利。但是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全面开启,不断竞争的市场形势,使得银行的息差改善遇到了困难。综合来讲,我们希望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优化我们资产负债的结构,增加资产收益,降低负债成本,所以把息差的改善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至少来讲,我们还要保持和同业的可比的水平,甚至希望对可比大同业有一些优势。
还有问题的第二个方向,看到了股东应享税后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但是我提醒你一下,我们的拨备负债率增了9个百分点,就是说我们出于稳健经营,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讲,使得拨备有了比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来讲这是整个同业里面应该是逆势上升的一个现象。所以来讲这是稳健经营的一个考虑。
提问:管理层你们好,请问一下关于资产质量的问题,看到你们去年底不良率跟不良贷款的余额,稍微同时也上升。如果我们看,跟去年9月比较,同时也是稍微下降的情况。从公布业绩的同行来看,2017年的判断,也有一致的看法。中国银行怎么看不良率的走势,因为也看到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今年有没有可能保持你们的不良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潘岳汉: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资产质量的确是我国银行发展的生命线,2016年中国银行坚持了统筹谋划,分类管控,三化并举和多措并用的原则,来积极化解风险,应该说是打赢了资产质量保卫战和不良化解攻坚战,实际上我们去年主要是抓了三个字,一个是抓了早字,对潜在的风险,我们更主要的是通过及早的发现,及时化解,有效去把握时间这个窗口,使整个信贷成本有效降低,和资产质量压力的缓解。
第二,我们突出一个“活”字,针对不良资产的化解工作,我们通过清收、批量处置、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有效化解我们的风险。去年我们风险化解是1289亿,在现金清收方面我们应该是在同业的首位。
第三个字就是在业务发展方面,我们抓了优字,也就是说我们持续来优化我们的资产结构,所以我们在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我们风险认为是可控的。所以16年我们在资产质量方面继续保持了同业的最低水平,我们拨备覆盖率比年初是提高的,所以总体是稳定的。
16年过程当中,我们的资产质量有一些变化,主要是我们新发生不良是1.45,同比是下降了9个基点。不良率比中期下降了一个基点,所以你关心的是不是接下去17年的资产质量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有拐点,是不是能够得到缓和。作为首席风险官来讲,应该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也不能盲目乐观,还是要保持一种谨慎,保持一种警惕,要持续性的观察。
从宏观整个经济来看,经济的企稳和回升的压力依然较大,从微观面来讲,企业经营特别是部分地区的企业经营还比较困难,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改革对资产质量还是有一些挑战。那么从中国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家肯定也看到了,16年的贷款的关注和逾期同比是上升的,关注类是上升了0.6个百分点。像东北和西部地区一些矿业的风险还在持续上升,所以我想17年的资产质量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是面对17年的实际情况,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对风险的研判,主动的加强风险管理,继续将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化解和不良清收,作为今年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继续保持资产质量的基本稳定和可控。
梅非奇:谢谢潘首席,谢谢香港那边的媒体朋友,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把提问环节回到北京会场。
提问:我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现在银行理财业务受到了国资委和监管部门的关注,包括央行也在研究制定资管统一的指导意见。预计这个资管新规会对银行理财业务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请管理层详细谈一谈,2016年理财产品的余额,包括基础资产的走向,还有委外业务规模是多少?目前理财资管业务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2017年中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目标是什么?资产配置的方向如何?是否会有调整?
张青松:我先报一个数,截止到16年末,境内的自营理财产品的余额是1.5万亿元,较15年末是增长了6.3%,其中表内理财的余额是3353亿,增长6.5%。表外的理财产品余额是1.18万亿,增长了6.3%。那么在整个投向里面,债券和货币市场的投资超过了60%,这就是我们截止到2016年末理财产品业务的基本数字。从这些数字可以发现一个特征,相对于中国银行这么大体量的这么一个大行,我们理财的规模不算很大,增长率也不算很高,因为我们的理财产品适应客户的需求,并且以审慎的原则和严格风险管理为前提,所以我们是一个比较稳妥,稳健的业务增长的基本状况。
刚才你也提到外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监管的新规大家都在期待,所以对我们来讲做好理财资管业务,我们要迎接新的挑战,这个挑战,是风险管理和合规。对表外理财的产品,一定和银行自身的资产相隔离,非标的资产,非标的风险承担一定纳入全面的风险管理,委外的业务目前仅局限于集团内部的多元化的平台,也就是说中银基金和中银债券是我们受委托方,并且委外的经营并不是很大。
展望2017年我们相信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更加有效的外部监管,会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我们依然把理财产品的稳步增长,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
具体来讲,我们希望优化大类资产的配置,提高理财资管业务的收益水平,另外我们利用我们的跨境优势,把卢森堡,香港分行,中银香港各类海外机构的理财平台,能够充分发挥起来,能够实现中国银行差别化竞争的优势。所以来讲,一言而蔽之,稳中有进的推动理财业务。
陈四清:我补充一下,张行长讲得很好,理财业务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叫资管。根据我在银行这么多年的工作体会,理财业务未来的前景还是四个字,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化解,或者叫管理+化解。理财的业务也是一个发展的业务,但是这个发展必须基于严格的监管和严格的管理,两个管,第一个是监管,监管部门一定要把理财业务监管到位,这是第一。
第二,银行自身要加强管理,无论叫什么名字,最后从会计上来讲,就是一个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就是资产和负债,银行把钱贷给客户,这个好分,这个叫信贷。但是核心也是一个融资行和投资行,理财里面看不懂的就是它的通道太多,平台太多,这个投资者始终看不到最基础的资产,弯了很多道弯,他越看不透的话,这个风险就越大。所以最终点,一家银行在抓理财管理,一定是对外我要服从监管,现在监管是趋严,这个对管理是有好处的,人民银行牵头搞的这个办法,我们热烈欢迎,也严格遵守。同时我们自己内部加强统一,中国银行在理财方面实际上实行四个统一,统一营销,因为理财最后是两种客户,一种客户是有钱的,你帮他怎么赚钱,一种客户是要钱的,你得帮他怎么把钱筹集到手。然后银行实际上起一个投资银行的作用。
第二,统一授信,这个客户能够做多少理财,你得有统一授信的标准。
第三,统一审批,我们现在把所有的审批都纳入进去了,防止表内的业务到表外,最后是统一管理。在新的这种规则下面,我们会努力来推进这个工作。
梅非奇:谢谢陈行长精彩的补充,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特别是对参加今天发布会,但是没有机会提问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歉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明天就是4月1日,祝愿大家迎来一个明媚灿烂的春天,中国银行2016年业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陈四清:3月31日讲的话都是真的,明天讲的话你们留意。
欢迎关注全球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