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讯】记者李晓颖、陈正伟报道:「沪港通」原定于将下周一(27日)正式开通,但相关机构却对具体开通时间一直模棱两可。不过,有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沪港通」已被无限期搁置,与此同时,来自上交所的消息则称,原先定于今日举行的开通仪式彩排已经取消。事实上,受占中影响,内地已经取消多项和香港有关的经济活动,就连「沪港通」也不例外。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当局评估过目前香港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觉得不适宜推动新的经济合作计划,准备多时的「沪港通」将不会如期在月底开通。「起码10月、11月都不可能开通了!」他坦言,当局可能会根据香港的局势再作考虑, 但暂时没有时间表。换而言之,即无限期搁置此计划。
上交所取消今日开通彩排
事实上,中央并不是突然决定搁置「沪港通」,早在月初占中初现,原订在港推行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就已取消,包括官员访港行程,上交所在港的采访活动等等。当时还只是计划暂时推迟,择机再做,但随着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推迟已变成暂时不考虑做了。
有接近内地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坦言「沪港通」原先定于10月27日开通,但直至昨日仍未接到上级确认开通的通知,该名消息人士表示,「沪港通」广义的技术准备早已准备就绪,但未知推迟原因为何。而接近上交所的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前日上交所依据举办了就开通仪式进行彩排,但原先今日会再举行的开通仪式彩排则已经取消,「开通仪式都已经彩排过一次了,推迟的原因也不太清楚,香港时局或许是一个原因。」
两地经贸交流已受影响
早已摩拳擦掌,静待商机的内地券商对此消息感到相当失望。有券商人士认为,「如果11月都铁定不开,接下来圣诞节、新年、春节以及很快又到2015年两会,那就真不知道再开何时了。」不愿具名的上述券商人士直言,政治和经济还是应当适当区分,「在特别的政治事件面前,社会若出现争拗,原订的经济活动越是应该照常举行,既能对外显示香港运作如旧,不受占中影响,又能凸显大国包容和自信的气场。」
受占中影响的经济活动不只「沪港通」,原订11月底在港举行的京港洽谈会,也已移师京城举行。京港洽谈会每年一次,过往17年基本上都是一年在北京,一年在香港交替举行,今年第18届早已定在香港举行,两地也都为此做了相关准备,随着占中延续,当局开始订出修补方案,直到上周,见到占中仍没有收局,于是决定不在香港举行,而且规模也有所收缩,有负责的官员表示,因为重新安排,人员、时间和规模等必然会受到影响。「不只是政治因素考量,你看整个香港乱哄哄的,连路都走不通,还开什么会?」
陈家强:未有新消息补充
对于「沪港通」开通的问题,在北京参加会议的陈家强昨日会见传媒时说,监管机构会因应实际情况决定「沪港通」的通车时间,以及采取何种方式通知市场,他又强调,现阶段未有新消息需要补充,只是重申「沪港通」已经进入最后筹备阶段工作,他又重申,占中行动与「沪港通」何时开通未必有直接关系。而市场方面,灏天环球投资首席策略师欧业亨表示,目前的市场并非亟需「沪港通」试行,「机构可以使用QDII等额度去进行投资」而他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推迟对于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沪港通」交易制度会有帮助。
陈家强:占中影响投资者对港信心
【香港商报讯】记者黄稀尔、朱乐恩报道:占中风波未平,影响持续发酵。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指,香港金融市场很注重投资者信心,而投资者信心建立于香港的金融市场及经济是否稳定。他忧虑,占中或给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有损投资者信心,冀参与占中的人士能思考其行动后果。银公主席和广北亦希望占中能尽快结束,因为占中时间拖得越长,对经济影响越大,目前已对银行信用卡业务造成打击。
金融市场是香港命脉
陈家强认为,香港作为金融市场,扮演一个稳定的角色十分重要,因为资金要经过香港市场投向各个地方,投资者当然都希望在一个法治环境稳定的地方进行投资。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昨日出席讲座时亦指出,本港作为整个中国的国际窗口,要坚持法治的核心价值,才能提升竞争力,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见很多金融市场人士因占中而感到焦虑,陈家强强调,金融市场是香港的命脉,它的受惠者亦不完全是金融市场的人士,亦包括广大市民。他希望,参与占中的人士能深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这些行为会否令香港金融发展遇到障碍,令海外投资者信心减少。
至于占中对香港经济造成的实质影响,陈家强指,应该从游客来港人数、本地市民消费意欲、国际会议和活动是否出现减少等数据上来分析。
即使未有数据,相信占中对香港经济一定会带来一些较大的影响。
信用卡收单业务已呈负面影响
和广北昨日于银公例会上表示,占中期间香港银行体系运作正常,有赖于业界事前已做好应急准备,但目前仍有一至两间银行网点处于关闭状态,且占中已对信用卡收单业务已呈现负面影响。他预计,若占中持续,将影响香港经济增长,希望该行动可尽快结束,还市民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此外,他认为,美国于明年下半年加息的机会较大,料联储局停止买债后,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对利率影响不大。
沪港通延迟 中国基金6周资金流出380亿港元
凤凰财经综合 10月25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基金连续6周急速资金流出,累计达49亿美元(约379.8亿港元),券商认为资金憧憬沪港通而来,但仍未见开车,投资者获利而去。 统计显示,自7月港汇破顶后,中国基金累吸近88亿元(约682亿港元),因此资金流出规模已相当于吸资额的56%。
沪港通误点仅技术原因?
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对于市场各方格外关注的沪港通何时开启的问题却没有提及。可以肯定地说,管理层一再表明在10月开启沪港通,看来是要推迟了。而从监管层不肯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新的时间表来看,沪港通的开启可能成了悬案。
不是说准备就绪了吗?
自中央和香港监管机构于4月10日公布推出沪港通以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多番联网测试,内地交易所和港交所均先后表示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管理层发令枪响,就可开通。但进入10月以来,各方期待的发令枪迟迟没有响起。由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指出,沪港通将在10月某个周一启动,启动前最少两周将有公告。随着昨日监管机构继续对此保持缄默,可以说,沪港直通车肯定是要「误点」了。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和本港反覆就开启沪港直通车进行磋商,关于直通车开启的话题也是反覆被提起,两地市场也多次炒作过这个题材。一波三折的沪港通直到今年4月才由李克强总理一锤定音,从而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可惜,如此高调宣布的时间表,又爽约了。至于迟开的原因,市场各方给出多种解读。现在市场更多地倾向认为,迟到是技术原因,可检索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内地和本港交易所的表述,就会发现,双方自8月份开始进行演习以来,港交所多次强调一切顺利,香港财金官员亦多次否定延期的传闻。这也验证了双方一直高调宣布的「准备就绪」应该不虚,迟开应该不是技术原因那样简单。
一封信引发的迟开?
有消息显示,沪港通迟开可能与一封信有关。据说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上周五致信香港证监会,建议提前一个月预告沪港通的启动时间,故希望把启动日期延至11月底。该会表示,有会员反映不能在本月开始交易,而且资本增值税问题尚需厘清,投行需要时间调整交易系统和准备客户文件。该会是一个独立行业协会,由60多个亚洲金融机构组成,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及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券商已就资本增值税做两手准备,但如果决定收取该税项,要解决如何执行、如何监管、是否由券商代收等细节问题,因此市场均希望在推出前有足够时间去做准备。
而笔者认为,此事也不是上述一封信就能决定的,还有更多的原因。一是就买卖A股是否需要缴交10%的资本增值税问题,国税总局至今仍未有决定。监管方面,上月底上交所表示两地投资者或上市公司若出现违法,上交所可以上报中证监查处,但至今仍未有公布具体安排。另外,沪港通虽然容许投资者借孖展及沽空活动,但投资者沽空的价格有一定限制,某些投资者不可以参与股票借货等,这些细节尚未厘清。
由此可见,沪港通至今还有不少的问题没有完全说清。
「占中」搅局?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应该都不是问题,更不应该是延误开启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应该是至今还没有收场的「占中」及街头行动。现在市场开始猜测沪港通将延迟到11月,至迟年底开通,但有关方面保持缄默则说明,复杂因素不排除,就很难明确下一个时间表,更不好说出迟开的具体原因。所以,沪港通何时能开,还要看复杂因素排除的情况而定。
现在有分析认为,本月9日开始的内地股市反覆下跌与沪港通迟到有关,事情应该不是这样简单的。看看与沪港通题材紧密相关的板块走势就会发现,这个板块是在9月5日就见顶了,那个时候还没有迟到的问题。所以沪港通是否迟到对内地股市的走势应该没有更大的影响了。
王长久
欢迎关注全球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