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港股 > 上市公司

绿城的文斗武戏

时间:2014-12-01 17:15:31  来源: 爱新觉罗·启盟  作者:企业观察报
  进入2014年,在中国经济超高速成长期告一段落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也宣告终结。所有人都认为行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的悬念就是以何种方式爆发。
 
   终于,地产行业整合的大幕以绿城集团易主的方式华丽开启。事件的两个主角宋卫平和孙宏斌都是人生跌宕起伏的地产大佬。两家公司2013年销售额均在300亿元左右,且在经营上各有所长——绿城以品质著称,融创则以营销见长,因此两家联姻在业内引起轰动,被认为有可能颠覆中国地产业的生态。
  “禅让”背后
  在2014年5月的那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闻发布会上,年长些的宋卫平高调宣布融创主席孙宏斌将接手绿城集团。双方的表态让人觉得这并不是一桩并购案,而是宋效仿古代贤者的“禅让”大典。宋卫平表示:“面对艰难的市场和行业,绿城有理由、有必要尽早地把这样一个担子交给老孙和他的团队。在合作中,融创团队和孙总的表现可以得90到95的高分”,并戏称“留下5分,还有我在,我可以补个三四分”。而孙宏斌则更为谦恭:“宋总的这种信任、这种选择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一副兄友弟恭、情投意合的温馨画面。
  实际上,褪去温情的外衣,所有貌似的一见钟情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利益和算盘——摆在宋大佬面前的是一个江河日下的烂摊子:2013年,绿城的销售额和毛利分别只有290亿元和88亿元,比上年的354亿元和107亿元均下跌了约19%。在2013年年报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悲情的宋卫平:“今年4月9号,看到绿城销售数据惨烈,还是感到绿城的艰辛。在2011年以后,当时的宏观调控政策,非常精准地把生机摧毁了大部分。如此下去,一半以上的房企要走上不归之路。所以,把公司股份交给生存能力、战斗能力更强的孙宏斌和融创团队。”
  而反观孙大佬,公司销售额从2012年的208亿元飙升至2013年的308亿元,增幅达67%,业绩靓丽。融创年报里充满着掩饰不住的意气风发:“2013年,公司经营表现优异,销售规模在中国地产业的排名也连续多年保持上升态势,由2012年的12名提升至2013年的第11名。” 2013年资产周转率高达0.37,甚至超过了主打刚需产品的万科的0.3,把高端精品卖得比刚需盘还快。
  以前绰号“地产骇客”的孙宏斌在顺驰无序扩张倒下后,经过多年的沉寂与反思重出江湖,显得更为老辣,旗下的融创中国不仅在港股上市,早早布局资本市场,更将本就擅长的营销发挥到极致。内心澎湃的孙宏斌绝不甘于站在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二梯队,他在谋划着更大的格局,而入主绿城就是孙氏棋局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实际上,绿城集团优质资产并不少,在长三角一带的土地储备占到总量的60%。剩余40%中的大部分,则分布在北京、山东和海南等经济优势区域和城市。公司共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782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为2048万平方米,总可售面积为2649万平方米,权益可售面积为14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价平均成本约为每平方米3256元。这些资产在不擅运营的宋卫平手里可能是烫手山芋,而在身兼营销和资本运作大师的孙宏斌眼中,这就是成就其地产霸业的重要版图。
  如果往更深处去想,在2012年那次生死挣扎中,宋大佬结交了两个好兄弟:注资51亿港币的九龙仓和注资34亿元人民币的融创。在绿城缓过气后才想到,九龙仓持有绿城24.6%股权,成为仅次于大股东宋卫平被摊薄后的25.4%的第二大股东。而且按照协议,若3年后九龙仓将可转债悉数换为绿城股份,其持股份额将增至35.1%,将一跃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在这种背景下,融创收购绿城的交易完成后,融创将持有绿城约24.313%股份,和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而宋卫平则降为第三大股东。但是,正如宋卫平自己在今年5月所说的, 当融创和九龙仓意见发生分歧时,那就是自己说了算。
  如胶似漆到文争武斗
  那么宋孙两位大佬为何如此如胶似漆呢?除了各种场合不遗余力的相互仰慕之外,2012年合资的融创绿城公司骄人的业绩恐怕是最好的注解。
  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拥有了两家的最优质基因,于是一路高歌猛进,从合作之初的9个项目可售总货值675亿元,到2013年末可售总货值已高达1218亿,销售金额和土地储备的排名均位居上海前三,成为在上海举足轻重的开发商。2014年上半年融绿完成网签69.2亿元,打破了万科、绿地对上海的多年垄断,成为销售冠军。于是,宋大佬对孙大佬的运营能力彻底服了。尤其是孙大佬为人谦和低调,在这种情况下,宋大佬把自己锈迹斑斑的帝国王位传给无论从能力、人品,到交情都到位的小兄弟,顺便还能制衡另一位兄弟九龙仓,还能拿走60多亿的养老金,这真的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但是,事情的结果我们都已知道,孙大佬对绿城集团的百日维新惨遭失败。尽管在孙大佬的大刀阔斧之下,绿城的销售起死回生,从今年上半年总共只卖了305亿港元,到融创接手以后的第三季度,单季实现销售352亿港元,回款235亿港元。但从9月下旬起,市场就传言宋卫平对孙宏斌的不满与日俱增,意图回归绿城。在双方隔空否认了几次后,风云突变,直到11月19日凌晨宋卫平突然发出《我的检讨与反省》的公开信,语气严厉地指责孙大佬并直言“卖错了”。之后就是种种让人不忍直视的离婚前你争我夺,双方不仅上演公开信大战这样的“文斗”,甚至还有抢夺公章等“武戏”。
  这场被认为意义深远的并购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宣告失败,不由得让人唏嘘。许多人断定,宋大佬一意孤行回归绿城的真正原因并不像其所说的那样冠冕堂皇,而是看到房地产市场回暖,另外心疼于孙大佬降价甩卖库存造成的货值损失,这些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我的失望之处在于,还是没有在中国地产业看到企业家精神,即便是大佬级人物。在经营上难以为继的前大股东,宋大佬究竟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宏斌今后完全忠实于他的人生观和经营理念,有没有权利要求新的大股东生活在自己的影子里,前提是孙大佬并不是白拿股权,人家掏了60亿港币的真金白银,用宋大佬自己的话说:“按照当时的交易构想,股票8块钱左右,卖给孙宏斌是11.46元,是一笔赚钱的买卖,比市价多了19亿元左右。”反过来,孙大佬并没有因为这笔钱是从自己手中付出去的,就要求宋大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花这笔钱。因此,宋大佬难道从内心真的觉得这是一桩“兄终弟及”的继承闹剧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我们的中国地产业还是没能甩掉又“土”又“豪”的帽子,距离现代化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作者系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高级副总裁)
 
欢迎关注全球金融网微信公众平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宏观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55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
·7月我国出口增长11.2% 环比6月份稍回落
· 国资委:抓紧出台《中央企业降杠杆控负债防风
· 上半年GDP达381490亿元 同比增长6.9%
· 海关总署2017年上半年进出口有关情况新闻发
聚焦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