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金融 > 银行电商

民生电商高管谈互联网金融:支付宝不能做成银行

时间:2013-09-23 18:52:51  来源:  作者:

 

2013年09月11日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尹龙
 
 
文_尹龙民生银行股东筹建的电商公司总经理
 
今年6月下旬,我们开始组织筹备发起一个电商公司,但这个电子商务公司本质上不是银行投资成立的,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民生电商”这个名词。
 
为什么呢?一方面,银行投资办电子商务公司会有很多麻烦,并且银行越大越麻烦,因为银行的决策链条是既定的,不可能为了办电子商务公司把银行的决策链条全部推翻。互联网有互联网的特性,与我们传统做银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不尊重这一特性,再大的机构,再牛的人,在市场经济面前也不值一提,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种特性。而这种特性需要一个高效率的运转机制,所以我们筹建电子商务公司不涉及任何大的、决策链条比较长的企业,而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它没有民生银行[-0.10% 资金 研报]一分钱投资,也没有民生银行子公司、孙公司、关联公司的一分钱投资;另一方面,我也不相信有哪一家银行能在两年内冒险投资办起电商公司,因为这涉及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不允许银行办电子商务公司。
 
我们办这个电商公司的目的并不是取代目前的银行,也不是取代现有的电商。市场对电商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现在对这一需求的满足还很少。我们想能不能在这个领域里做好分工。比如,未来银行在这个领域里做好银行的事。银行做什么呢?你的存款、贷款以及风险管理,提高产品技术是银行应该做的事情。但和银行配套的服务性的工作由谁来做呢?我举个例子,比如我是一个小企业主,要到银行借100万元,银行首先要考虑我借款到底是买原材料,还是炒房子、炒地、炒股票去了,这涉及到仓单监管。如果我确实买了原材料,但产品生产出来的钱是还给银行,还是炒房子、炒地、炒股票去了,这又涉及到应收账款和回笼款的监管。如果让我们的银行做仓单监管、应收账款监管,这显然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逻辑,没有做到分工越来越细,反而搞成自然经济,什么都是自产自销。在这个领域中,银行过去也曾经和电商有过合作。但合作模式不是很灵活。
 
我们能够做到哪个地步不知道,但能够做什么事情很清楚。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与支持银行业务发展相关的网络。我们完全会在法律相关的框架下,通过创新手段去做。
 
什么是创新手段。举个例子,一提起互联网金融大家立马想到支付宝。实事求是讲,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支付宝将来能做银行,因为它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做不了创新,它的很多创新都是“踩红线式的创新”,就是这个事没人敢干,它去干一把。
 
这离传统银行还很远,做银行首先需要考虑什么事?你有没有这个技术能力。银行是一个技术活,不是说我不经过专业培训,从市场上随便招来一堆人就可以做银行的,银行包括经营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的技术、产品设计的技术、内控的技术、合规技术,这个体系你有没有,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说我想去做一个银行,可不可能呢?在中国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但是你能不能成功呢?我个人是不看好的。我们现行法律法规是没有禁止民营企业办银行的,你完全可以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程序去做,但是如果支付宝真要按照银行的套路去干,它不一定愿意,因为马上就涉及监管。我举个例子,你哪怕有一分钱存在银行里,它产生的利息就得归你,银行动了你一分钱的利息收入,就是重大案件,涉嫌贪污。但是支付宝的交易逻辑是什么?你先把钱交给它的账户里面,这个账户产生利息是谁的?不知道。如果它变成银行,这个利息它就立即没了,因为受到监管了。而我们的优势恰恰不在于踩红线,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的团队是一帮积累了大量金融银行专业知识的人,我们在创新方面,会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就像《天下无贼》里的道理,我们不会搞技术含量太低的活儿,我们会通过金融方向来解决问题。
 
我自己考虑,如果我们建这个平台,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客户分层,要专业分工协作,所以我不会去和阿里巴巴打,也不会跟商业银行打。分析下来以后,客户分层我们会定位在小微客户,通过我们的创新解决小微客户融资难的问题。全世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靠传统的模式都不行,一定是大数法则加信用风险转移技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除融资以外,我们也会做B2C。我们把贷款提供给企业,如果这个企业产品卖不出去,贷款风险会很高,如果我能帮助企业把产品卖出去,企业有钱了,我们贷款的风险也会下降,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能不能减少企业商业成本的同时,做B2C。从金融史上看,我们的银行从哪来的?因商而来。过去银行产生于钱庄票号,钱庄票号为什么出来,因为商人要做生意。今天我们也要随商而变,随着商业模式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的定位是做服务商,专注于服务,我们先把客户培育起来,然后通过提供相应的电子商务的服务、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银行的创新服务来获得利润。我把我们的电商公司定位为生态服务者。
 
今天,我们探讨互联网金融,很多人都是从互联网影响金融的角度来讲。我换一个角度,从金融去看互联网的角度来讲。我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年我们就有一个判断,我们认为传统银行无法适应21世纪的发展,原因就是互联网加移动工具的出现。90年代,大家认为传统银行是不行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危机:
 
第一,风险管理危机。实际上到今天,我们中资银行业的数据非常亮丽,但是在股票市场上,价格卖得非常的便宜,为什么?有人说中国股民不懂,不是专家,外国股民应该懂吧,他们也抛香港的股票。外国人不懂,外国投行应该懂吗?但是恰恰是他们的投行抛售我们的股票。为什么我们的银行坏账率这么低,却得不到市场认可?实际上早在90年代,我就预计如果我们的银行不改革风险管理模式的话,想在世界银行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很难。我讲一个简单问题,我们传统银行最典型的风险管理模式,叫做静态化被动式管理,你想借一百块钱我不贷给你,我是主动,一旦我贷给你,就变成被动。我要派人盯着你,抵押品不够,要求你增加抵押品,或者打官司等等。其实大家想一想,如果今天银行还用这种模式管理,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你熟悉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但你客户的行业五花八门。
 
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专家把CDS(信用违约互换)骂得一塌糊涂。其实CDS是好东西,在中国未来20年之内会成为中国金融界很重要的风险管理模式。
 
第二,盈利模式危机。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向大企业放贷款,一个企业给一两个亿,十个亿,八个亿,这是标准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如果我们做资金密集型企业想赚钱,怎么赚?什么东西最敏感?价格。我们现在怎么保价格呢?很简单,利率和管制。如果我们利率不管制会怎么样?越大的企业议价能力越高,你能拿到的利差就越小,风险被动管理。银行这些年改革很成功,但是基础设施的改革太落后了。比如说,利率市场化迟迟没有推进。
 
 
假如银行利差收益100块,成本60,收益变成50,成本不变,毛利立刻从40%变成不到15%。
 
我们可以用价格管制来延缓我们危机的到来,但是我们发现,一旦互联网、移动技术推广之后,依然会被蚕食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大家一拥而上搞P2P?因为好赚钱。为什么好赚钱?因为银行利差在这里摆着呢。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逐利,为了赚钱。
 
几年前我曾经想要推动邮储银行改革,我觉得最适合做电子商务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因为有资金流又有物流。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当我们想从顶层设计改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后来我动了心思,能不能用市场的力量倒过来推,让我们自己先改变,再试着创新,改变银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宏观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55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
·7月我国出口增长11.2% 环比6月份稍回落
· 国资委:抓紧出台《中央企业降杠杆控负债防风
· 上半年GDP达381490亿元 同比增长6.9%
· 海关总署2017年上半年进出口有关情况新闻发
聚焦
银行电商